|
iPerson的过程观:要 过程 or 结果 |
作者:俎涛,火龙果工程技术中心 |
|
过程是描述工作的基本视图:一个企业的生产、一个研发项目、一个团队的工作,都是以过程的形式进行描。因为描述过程人所处的层次不同、他们关注过程的视角也就不同,这就造成了很多过程,而这些过程也让学习参考的人很容易误解。下面是目前比较典型的过程:
- 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 IPD:集成产品开发过程;
-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 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 敏捷的SCRUM:项目级敏捷开发过程;
- SAFe:组织级大规模敏捷开发过程
- ASPICE: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及能力评定;
….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在不同的角落里,有人生成发明了一个新的过程(我们这里何尝不是如此)
|
|
|
面对这么多的过程,首先我们应该思考是否过程真的很重要? |
苹果总裁-乔布斯的观点: |
我只关注结果,忘掉哪些繁琐的过程,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这才是我们要的。 |
|
|
把结果和过程看作冤家对头,乔布斯无疑是对的。但是问题是怎么获得结果?可能的极端方式有2种
:
- 这个人是天才,他有很多灵感,不需要拘泥于过程,尽情的发挥就可以。
- 这个人是蠢材,他不做任何思考,只是机械的执行过程。
|
我想,绝大多数人既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即使是有天才,例如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毕生努力的目标——建立一个可以解释事物本质的公式,这个公式何尝又不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一个互相认可的科学推理过程。另一方面,从来不做思考的蠢材,根本就不存在,因为哪怕就是我们走路、说话,都是后天通过对其过程不断练习而达到的结果。 |
所以我们需要过程: |
过程可以帮助先知把经验整理成可以遵循的指南;
过程可以帮助后来者快速的学习经验;
过程可以让乌合之众成为铁军;
过程可以点亮工程迷途中的明灯。 |
|
对待过程的态度 |
但是我们的确要注意,任何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带给我们快捷的同时,也可能误伤我们: |
过程可能让我们不加思考,认为拿来是最高效的;
过程可能会让我们过于自卑,我只能等待别人给我有效的过程;
过程可能让我们无视问题, 只是乐于纸上谈兵。
过程还可能成为皇帝的新装,没人敢质疑看起来高大上的过程,因为那会暴露无知。 |
|
其实过程也是一种知识,我们对待过程的的态度就像对待任何知识一样: |
学习过程,可以让我们快速获得先行者的经验;
尊重过程,虚心了解,但是一定敢于根据自己的直觉怀疑不适,不适的原因可能是掌握的还不够不熟练,也可能是是一种病症。
过程是辅助我们的,不是奴役我们的;
把参考的过程当作营养品,对它加工、吸收、塑造成为自己的过程。 |
|
2020年疫情期间,正好有时间读书,因为孩子学习英语的关系,看了PEARSON的英文原版《科学探索者》中学生教材系列丛书,一共16本,有《电与磁》《化学反应》《物质构成》《动物》《丛细菌到植物》《环境科学》《运动、力、能量》《声与光》《法庭科学》《细胞与遗传》《地球内部》《地表变迁》《地球上的水》《天气与气候》《人体生理卫生》《天文学》。每一本书的开篇,都有一个成长者的故事,有的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的是一个喜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工程师。讲述了他们如何从一个学生,带着理想,不断追寻,探索知识、享受知识、用知识帮助别人。用这些人的经历,让读者了解: |
什么知识,
为什么学习知识,
从哪里学习知识,
如果对待知识—学习、实践、探索、怀疑、发现。 |
|
看了这书,我觉得我们的工程问题,可能从学生时代读书就埋下了坑: |
不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
只是关注知识的表面和效用,
用考试把知识功利化。
|
|
所以当我们在工程中面对工程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大多数都是:急功近利、不求甚解、只求结果、焦虑和不耐心。 |
当我们现在谈论过程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当作一种工作状态的追求: |
有效的过程可以建立个人和团队工作秩序,让我们工作清晰简洁;
我们能掌控自己的工作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就是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
能掌控的过程才能成为我们的工作利器;
过程也是一种知识,要用对环境,并敢于从新的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修订我们的过程。 |
|
如何建立自己的过程 |
有了这个基本的过程思考,下面就是建立自己的过程。过程的建立无疑是先学习参考、然后再建立适合自己的。那么,面对这么多可以参考的过程,我们选择哪个参考,又如何建立自己的过程呢? |
这里推荐iProcess的过程改进方法: |
1.了解过程基本原理,
2.调查自己当前过程的问题,
3.参考已有的过程框架,
4.建立新的过程指南,
5.应用新的过程进行工程实践,发现问题,优化过程,
6.建立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过程规范。
7.如上过程改进不断演进,
8.如果过程调整大,则做好革命的风险准备,如果过程改进小,则是一种易控的演变。 |
|
如下是iProcess过程改进路线图 |
|
具体文章可以参考 :
http://iperson.uml.com.cn/iProcess/iProcess1.asp |
过程的基本原理 |
为了能够掌控过程,我们首先了解过程的基本原理,搞清楚我们要建立的过程在什么位置。
在一个企业中,看待过程的人有多个不同的层次:
- 老板:关注企业的流程
- 部门领导:关注部门的过程
- 项目经理:关注项目的过程
- 产品经理: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关注过程
- 工程师:关注自己的工作流程
|
位置不同,大家对过程的关注范围也就不同,我们需要采用一个适用于各种过程的基本原理来理解过程,这样才能把各个层次的过程认识清楚、组织在一起,构建一个从个人到组织的过程能力。对如上的几个层次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到统一的要素,如下图所示: |
|
过程的要素有: - 关注者:对过程的整体关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会对观察者产生价值。
- 创立者:有权力定义过程,可以调动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能够定义人员的行为关系。
- 执行者:过程中活动的执行者,通过执行活动,让各个活动能够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 活动:过程中的下级行为单元,具有执行的时间、输入或者输出的工件,需要执行者才能执行。
- 工件:在过程中被处理的各种物品、数据、消息,一般具有物质形态或者信息结构。
- 输入:流程的第一个被执行的活动输入的原料。
- 输出:流程的最后一个被执行的活动输出的成果。
|
对如上的不同层次的流程进行整理,他们的各个要素差别如下: |
关注者 |
企业老板 |
部门领导 |
项目经理 |
产品经理 |
工程师 |
输入 |
外部客户请求 |
部门外请求 |
项目需求 |
产品需求 |
工作任务 |
输出 |
交付给客户的商品 |
交给部门外的成果 |
项目交付物 |
产品 |
工件 |
执行者 |
各个部门 |
部门岗位 |
项目角色 |
产品角色 |
自己 |
目标 |
企业收益 |
部门效益 |
项目效益 |
产品效益 |
个人效益 |
|
从研发的角度看一个企业的 的流程,可以分为如下层次: |
|
- 企业视角:应该涉及企业的主要价值流动,应该从企业的客户开始、涉及供应商、研发、生产、服务等主要的企业环节,典型的参考框架是:IPD,从研发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流程是
市场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
- 工程视角:把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过程的工作进行提炼,忽略掉时间和空间条件,只考虑工作的角色、活动、工件的逻辑关系,以便把握工程的基本活动顺序,建立工作的基本道理。
- 项目视角:从一个项目的执行角度,考虑到一个项目的具体需求、时间和空间的条件,具体人员执行的具体的工作、产生了具体的工件,一般是在工程过程的基础上,考虑到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时间计划,迭代进行的。
- 产品视角:从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描述把产品经历了哪些环节,这些环节由谁执行了生么活动、产生了什么中间制品,最后交付完整的产品。产品视角的过程一般要大于项目视角的,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于项目视角。
- 个人视角:从一个人的工作任务角度去看,描述工作任务都要执行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输入、输出,工作的时候有哪些原则和问题应对方法。个人的绩效如何体现,如何让个人在团队中获得应有的成就感。
|
在本过程指南,我们将把如上的几种过程区分开来描述,这样有助于读者对过程又一个多维的认知,更加简单、准确、有效。 |
过程栏目的目录说明如下: |
- 过程概览
//让读者对过程有一个整体了解:什么是过程,都有什么过程,如何改进过程
- 过程改进框架:iProcess //
基于自己的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过程
- 什么是iProcess
- iProcess都有什么
- 如何基于iProcess改进过程
- 过程框架参考 //参考来自于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具有代表性的过程框架
- MBSE
- iProcess
- SCRUM
- RUP过程
- IPD
- ASPICE
- CMMI
|
说明:任何过程都需要落实到人的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可以执行和落地,而iPerson尤其关注角色的工作任务,提供9种角色的工作指南,单独列在视图:角色 |
|
如下是一篇有关过程的文章,里面有多家企业的过程调查和探讨,希望大家通过具体的过程案例,看到过程的多样性,进而能够启发自己对过程的认识和思考。同行茶话:研发过程与质量的探讨
|
|
|
7773 次浏览 312 次
|
|